目前分類:衛教文章 (4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急性腸胃炎飲食原則   羅士軒醫師整理

      關於腸胃炎的飲食照顧,是在門診常常被問起的問題,尤其是牛奶以及能不能喝果汁,所以稍微整理一下急性腸胃炎飲食原則。

      急性腸胃炎最主要的照顧原則是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的流失,首先要注意小朋友是否因嘔吐無法進食,再加上腹瀉而有脫水現象,輕度脫水可居家處理,如有中度或重度脫水,應就醫考慮給予靜脈點滴注射。

      可先給予口服電解質補充液來矯正脫水現象,約四到六小時後若狀況許可,即可逐步恢復進食。市售的運動飲料含有較高糖份及較低電解質,不建議取代口服電解質溶液加了一點鹽巴的米湯同樣可以緩解症狀。

      餵母乳的嬰幼兒可以繼續哺餵,配方也可餵食,不要稀釋,可從少量開始;除非特殊情況、慢性腹瀉以及懷疑乳糖不耐症,大多數情況下並不需要使用無乳糖配方奶粉小於六個月的寶寶,若已食用副食品,建議可增加母乳哺餵,降低副食品進食量;若是六個月以上、已在吃副食品的寶寶,建議副食品中可增加魚、肉等蛋白質來源,並打碎食用、以利消化,此外,也可適量食用香蕉等高鉀食物,幫助身體修復。

      腸胃炎並不需要完全禁食,除非腸胃炎嚴重到無法吃藥或進食,才暫時空腹讓發炎的腸胃暫時休息,且需要打點滴治療。初期飲食可以口服電解質溶液或容易消化澱粉類食物為主,如稀飯米湯清麵條土司饅頭煮熟的馬鈴薯等,此外清蒸鮮魚蘋果香蕉也合適。綠色的香蕉對於止瀉的效果更好。進食應避免高脂食物或甜份高的果汁或食物,以免刺激腸胃蠕動,增加排便。如吃了仍會嘔吐、腹瀉或腹痛,則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富含山梨醇 (Sorbitol)的果汁,如蘋果汁、梨子汁、棗子汁等,應盡量避免飲用,否則會增加腹瀉機會。

及早恢復進食更能有效促進病毒性腸胃炎的恢復。 限制飲食或者是用稀釋的牛奶餵食的孩子,體重會掉的更多,腹瀉的時間比較久,腸胃道功能恢復的也比較慢。

 

在急性腹瀉時(腹瀉開始兩周內),有四個建議:

給孩子比平常更多的水分,以避免脫水

給予孩子“鋅”(10-20毫克/天),連續給予10-14天

持續的餵食,以避免營養不良

如有脫水,或其他危險徵象時,請帶至兒科醫師處診治。

age2.jpg       


王杰凱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

病毒性腸胃炎

資料來源: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羅士軒醫師整理

  

    目前逐漸進入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季節,就診病人中有腸胃炎症狀亦不在少數,大人小朋友都要注意個人以及飲食衛生,以防範腸胃炎感染。

 

疾病概述

    可以引起腸胃炎的致病原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最常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為諾羅病毒輪狀病毒,而杯狀病毒(Calicivirus)、星狀病毒(Astrovirus)、沙波病毒(Sapovirus)以及腺病毒(Adenovirus)40和41型也可能致病。
    腸胃炎係指胃、小腸或大腸的發炎,會導致病患嘔吐或腹瀉。雖然並不是經由流感病毒所引起,但也常被稱之為『腸胃型感冒或胃流感』。雖然病毒性腸胃炎症狀可能相似,但經由醫師診斷能確定腹瀉是否因病毒或者其它原因所引起。台灣地區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主要流行季節為11月到3月間,高峰期為1月份輪狀病毒腺病毒沙波病毒星狀病毒好發於5歲以下的兒童。輪狀病毒更是嬰兒和5歲以下的幼童造成腹瀉最常見的原因。諾羅病毒則是任何年齡層皆可能受到感染。諾羅病毒常於人口密集機構內,例如:學校、醫院、收容機構和安養機構等爆發流行。
病毒性腸胃炎的患者,只要適時、適切的補充流質,病人多會自然康復少有後遺症發生。但對於嬰幼兒、身心障礙者或是有生理障礙的老人,一旦感染病毒性腸胃炎,由於這些人缺乏足夠的自我照顧能力,可能因體液流失而導致脫水,電解質不足進而抽搐甚至死亡等嚴重症狀。

 傳播方式 

    病毒性腸胃炎主要是透過糞口傳染,透過與病人的密切接觸(例如:透過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吃或喝到污染的食物或飲料等。
    貝類水產品也可能被污水污染,如果生食或食用未煮熟被污染的貝類(如生蠔等),會導致腹瀉。


潛伏期病毒性腸胃炎的潛伏期通常為1~3天

    諾羅病毒一般為24至48小時。
    輪狀病毒一般為24至72小時。

可傳染期

    諾羅病毒一般在急性腹瀉停止之後48小時內依舊有傳染性。
    輪狀病毒一般在急性發作期8天之內,還具有感染力。

發病症狀

    病毒性腸胃炎的主要症狀是水瀉嘔吐。也可能會有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酸痛等症狀,通常感染後1~3天開始出現腸胃炎症狀,症狀可以持續1~10天,病程的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毒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得到病毒性腸胃炎的人通常可以完全恢復,不會有長期後遺症,不過對於嬰兒幼童無法照顧自己的人(例如:殘障或老人),可能導致脫水電解質不足,進而抽搐,甚至死亡,此外,免疫受抑制的人,病程較長,症狀通常較嚴重。

王杰凱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7) 人氣()

 

 

『如果你曾經在急診室目睹那些猝死嬰兒父母的悔恨、哭泣,你就會認可有些預防措施是必要的』

 

Safe_Sleep_logo.jpeg

(美國嬰兒安全睡眠協會Logo)

                              

          何泰樺醫師整理

以下圖片擷取自網路     

一般老人家或傳統上都認為 趴睡的小孩睡得比較安穩、不易嗆奶、頭型也比較漂亮。但是由於嬰兒肌肉、呼吸都還不夠成熟,這樣的姿勢卻容易造成嬰兒猝死症。自從仰睡運動”(Back to Sleep campaign)1994年在美國發起後,大部份的西方的家長從西方傳統上的趴睡改成仰睡後,嬰兒猝死症的發生率就大幅下降超過50%

RatesofSIDS_1998-2010-2.jpg

現在的父母,也幾乎都知道嬰兒仰睡比趴睡安全,雖然做不做是一回事(有些人可能屈服於長輩的指導,或者父母個人覺得趴睡比較好)

*有些老人家或是坊間的『百歲醫師』書籍仍以睡得比較安穩頭型比較漂亮而提倡仰睡。老人家就算了,那個百歲醫師Leila Denmark如果活到現在,看到目前的醫學證據,應該也會支持仰睡吧

可是從上面的圖可以看到,嬰兒猝死的比例從最先約千分之1.5下降到約千分之0.5後,卻停住了不再往下降,有些原因可能是因為還是有一部份的人會給嬰兒趴睡但是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在去年的嬰兒睡眠安全會議上,卻提出了一個明顯的問題:

"大部份的人的直覺跟習慣都認為,用柔軟的床墊/枕頭,跟嬰兒一起睡,對嬰兒比較好"

問卷調查也發現,相對於大部份的父母都改成仰睡,仍有許多父母依然跟嬰兒同床一起睡,而更多的是會使用柔軟的床墊/枕頭等。相對於簡單地不用五秒鐘就可以的翻身從趴睡->仰睡,要去除掉這些床邊的干擾物,似乎複雜麻煩許多

 

15a00002fa2351753688.jpg

 

上面的圖片,大概就是一般人對嬰兒舒服睡眠的概念吧。一張柔軟的床,一個舒服軟棉棉的枕頭,旁邊再放一些可愛的小布偶。小貝比睡的好舒服、好可愛,啾咪^3^,而且要跟爸爸媽媽一起睡覺覺喔~

王杰凱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S__10846256.jpg

何泰樺醫師整理

<哥哥,你怎麼可以打妹妹,給我去旁邊罰站   (┛`д´)┛ ~┻┻ )

在媽媽的怒吼聲下,雖然哥哥很不甘願,還是嘟著可以吊一斤豬肉的嘴巴到角落好好地面壁思過~~

 

這個場景,應該是大家小時侯,也是目前有小孩的父母,常使用的管教小孩的方式吧!?

 

你知道這個在國外的兒童教養、幼教領域裡,這也是一個正規、主流的方式嗎?

 

在國外的教養小孩裡,這個處罰的方式,叫做Time-out (直譯是時間到,或者說是『時間暫停』、『休息時間』,在教養的領域裡,一般是指在一個小角落罰站、罰坐、面壁思過等)

 

這種教小孩的方式,主要就是當小孩有一些暴力、不順從行為時,可以用這種方式,來把小孩拉離他的這種情緒,並且遠離當下的場景,而讓小孩心裡知道這是錯誤的。這跟小孩做對的事情的時侯,家長給予口頭或物品的獎賞,正好是相反的做法(所謂的一手拿胡蘿蔔,一手拿棒子』。而且這種方式不涉及體罰,在講究愛的教育的現代,就算是在歐美也是被小兒科醫師跟兒童教養專家所推薦的教養小孩方式之一, 也有很多實證醫學論文證明是有效的

 

但是在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最近做的一個調查裡(訪問401個父母),發現超過四分之三的父母都用這種管教方式來矯正小孩的壞壞行為,但是多多少少都犯了技術上的錯誤喔!8成的父母用的方式,都跟time-out裡寫的準則,正好是相反的!例如:

 

1. 給小孩多次警告後,才使用time out

2. 當小孩在time-out時,跟小孩講話聊天

3. 當小孩在time-out時,卻可以玩玩具、看書、用3C產品、或跟其它人講話

 

而正確方式應該是

王杰凱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真實案例) 何泰樺醫師整理

前幾天228連假,趁著星期天白天沒看診回老家,卻遇到我妹的兒子(2歲多)昨天晚上發高燒到40。弟弟一開始是有點肚子痛,去診所被診斷是腸胃型感冒,結果到了晚上就高燒到40度,肚子雖然還是有一點點痛,但是沒拉肚子或嘔吐,有點奇怪。妹婿是個緊張型的人,看到自已的小孩到了晚上12點還是在高燒,抱著小孩就跑去大醫院的急診了~

到了星期日下午,老妹跟妹婿帶著弟弟回到娘家,我趕緊詢問了一下弟弟的情況

{我} 弟弟還有在燒嗎?

{妹} 有啊,一直很高燒,都3940度,在急診看了覺得是腸胃型感冒。不過醫生也是覺得很奇怪,沒吐沒拉,所以做了驗尿,驗尿是正常的

{我} 唉,都那麼高燒了,如果是妳說的腸胃型感冒,怎麼可能不吐不拉。有沒有咳嗽流鼻水?

{妹} 不是很明顯耶,一點點

{我} 讓我看一下弟弟的喉嚨吧,拿個小湯匙壓一下喉嚨跟手電筒照看看~唉唷,弟弟的喉嚨捕狼(化膿)』了啦,扁桃腺上面有一小片一小片白白的膿,這是比較厲害的病毒像腺病毒這種的感染啦,這就是會燒的比較高比較久,但是自已會好,不用太擔心喔~

 

化膿性扁桃腺炎

 

 

<重點1>    扁桃腺化膿,細菌感染的機會很低,病毒的機會比較大

          細菌要用抗生素,病毒就靠自已好

 

一聽到化膿』(台語:捕狼)兩個字,想必大家都會連想到細菌感染。的確,大部份身體化膿的疾病,細菌感染的居多。像皮膚毛囊受到細菌感染化膿,就會長癰 (ㄩㄥ)(台語俗稱的”釘子”)。但是凡事總有例外,扁桃腺化膿,病毒占了幾乎90%以上,剩下的1%12%(依各個文獻統計資料,台中榮總在2011年發表的一篇論文,才只有1%294個裡面才有3個),才可能是細菌

為什麼要問細菌還是病毒?您可能已經猜到啦,因為細菌就可以用抗生素來治療,而病毒大部份只能靠自已身體的抵抗力來消滅了(少數有抗病毒藥的像流感病毒、泡疹病毒例外)。會引起扁桃腺化膿的細菌有很多,但是最常見也最重要的,就是A型鏈球菌』(其它的是少見的淋病、白喉等)。而病毒的話就就有很多種可能,不過最常見的還是鼎鼎有名的燒久姬腺病毒』EB病毒』而臨床上常需要抓出來的流感、腸病毒(尤其是71型),扁桃腺是會發炎,不過比較少化膿。這算是一個好消息,如果懷疑一個病人是流感或腸病毒,但是卻發現病人的扁桃腺有明顯的化膿,那就可以比較能夠排除流感或腸病毒(尤其是71型)的可能了

 

重點來啦,那如何分辨是細菌還是病毒,來決定是否用抗生素呢?

 

王杰凱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一隻有”外套膜”(envelop)的病毒,才容易被酒精殺死。那些病毒有”外套膜”呢?大部份的病毒都有外套膜,但是引起腸胃炎的病毒,一般都沒有外套膜,都不容易被酒精殺死,用75%酒精乾洗手都沒有用,像

 

1. 最典型引起腸胃炎的病毒像輪狀病毒、諾羅病毒、星狀病毒還有會引起胃炎的A肝、E肝病毒也是喔

 

2. 還有大家熟知的腸病毒(包括小兒麻痺病毒,小兒麻痺跟腸病毒是一家人喔^^),也是沒有外套膜的喔。廣義的來講腸病毒也是居住在腸胃道的病毒(喉嚨也算是腸胃道的起點),當初腸病毒的分離發現也是在糞便裡發現的,得到腸病毒的4-6周內都可以在糞便裡驗得到腸病毒的。不過腸病毒的腸胃道症狀(吐、拉、肚子痛)其實一般都是輕微的,還是主要以發燒、手足口症、

 

3. 其它像常引起發高燒的”燒久姬”腺病毒,最常引起一般小感冒的鼻病毒,還有水痘病毒、B19微小病毒,也都沒有外套膜,都不容易被75%酒精殺死

 

 

所以要對付腸胃炎,酒精乾洗手是沒效的,一定要有肥皂、洗手乳之類的溼洗手,不然就是要用市面上的一些像病毒崩、水神(微酸次氯酸水)的消毒液了

 

 

# 外套膜其實就是原本當病毒從寄生的細胞跑出來時,就順便套上這個細胞的細胞膜,好像就穿上一個”外套”一樣,偽裝成細胞的樣子。這樣子很聰明,免疫細胞有時就辨識不出來這隻病毒,就當自已人了。不過病毒沒想到的是,酒精就是針對細胞膜的成份來給它好好”照顧照顧”,所以酒精能殺死有細胞膜的細菌,也能殺死帶有外套膜的病毒了

f_5572249_1.jpg


王杰凱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周在診間,一個歲多的小朋友,經過耳鏡看了之後確定是雙側的中耳炎,帶孫子來看病的阿嬤說要吃10天的抗生素,阿嬤一臉無奈

 

7777.jpg

 

「啊怎麼要吃那麼久,抗生素不是不好嗎,不能吃個幾天就好了嗎?這個小孩很難灌藥,每次要餵他藥就哭得要死,嘴都給你閉緊緊,吃沒幾口還給你吐光光」(以上台語)

 

相信如果媽媽帶小孩給醫師看,結果確定是中耳炎(第一次),要吃抗生素,當醫生跟你說要吃10天時,一定覺得很驚訝,要10天那麼久!不吃可以嗎?可不可以天數少一點?

 

中耳炎的診斷與治療本來就是一項不簡單的任務,美國小兒科醫學會的治療指引從最早2004年的到最新的2013的版本,都一致地指出一旦決定要用抗生素(有些情況是可以觀察,不用抗生素的)

 

小於二歲的小孩治療要10

 

-五歲的7

 

五歲以上的可以5-7

 

阿嬤這個疑惑,其實醫生也是有的。如同前面說到的,至少5-7天的治療是大家都有的共識,不過小於二歲的小孩治療要10天,部份只是基於經驗法則,認為比較小的小孩需要較長的治療時間;過去的一些研究也認為10天比較好,不過這些都不是設計得很嚴謹的研究;再加上在一般的醫學觀念下,也是認為少吃點抗生素,也許就可以減少些細菌的抗藥性。因此,在去年2016年的12月,一篇發表在醫學界最高權威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論文,就重新挑戰了這個論點

 

這個設計嚴謹的研究找來了520名六個月到二十三個月的小孩,分成二組,一組吃10天的抗生素,另一組只吃5天。結果發現吃5天的這組,不但比較容易最後治療失敗,而且症狀的緩解也比較慢。而且一般認為只吃5天的小孩,會不會鼻咽部的細菌比較不會有抗藥性,也比較不會因為吃抗生素太久而拉肚子?結果是不會,吃5天的小孩,鼻咽部的細菌抗藥性跟10天的一樣多,而且拉得跟10天的一樣

 

王杰凱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intercarseat_articleimage.jpg

(點擊上圖可連結到美國小兒科醫學會的原文)

何泰樺醫師 整理

 

冬天對小孩安全座椅的使用,是個比其它季節更危險的季節

 

先說結論,冬天小孩坐安全座椅時,不應該穿太厚的衣服。因為當車禍時,一個瞬間的衝力,會讓原本厚厚的外套整個壓平,等於製造了一個小朋友跟安全座椅束帶的空間,小朋友就有可能從這個空間整個人飛出去

                                                          ( 點擊下圖可連結到Youtube的影片說明)

安全座椅穿厚外套.jpg

 

如何在冬天,讓您的小朋友溫暖又安全地坐在安全座椅上呢?以下的小秘訣可以參考看看喔

(:以下適合所有年紀的人,包括大人。事實上,就算是大人,穿著厚重的衣服,再繫上安全帶,等於製造一個身體跟安全帶之間的一個空間,一樣是危險)

 

1. 將安全座椅收到室內

在冬天當不開車時,記得把安全座椅收到室內,在室外寒冷天氣下放在車子裡的安全座椅,將會變得低溫,會使小朋友剛開始乘坐時感到冰冷

 

2. 早點出發

在冬天時要開車出門時,記得早點準備,先溫好車。畢竟在寒冷的天氣下,要花比較多時間準備很多衣服、保暖用具、食物之類,因為天氣冷小孩也會變得比較燥動不配合

 

3. 給小孩穿多件的薄衣服,而不是一件厚重的衣服

王杰凱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寒流示意圖.jpg

(如有侵權請告知)

 

何泰樺 醫師

 

入冬首波寒流來襲啦,明天周五(106/2/10)到周六(106/2/11)早上會是最冷的時侯!有小孩的家長們,大概都有從個人經驗常識、書上、自已父母、或者左鄰右舍三姑六婆而得來的保暖意見。

 

在網路發達的時代,隨便網路上打個關鍵字,或從各個專業醫師臉書的粉絲頁都有很多訊息可以得知,大家都可以做參考。今天我們聽聽真正的專家,也是台灣小兒科醫師奉為太上皇的"美國小兒科醫學會(AAP,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在2017/1/9對於”冬保暖”的意見吧~(會適當加上個人意見,用P.S.註記)。非常簡單扼要的一些原則喔!

 

點擊下方AAP圖示可連結到原文

 

AAP logo.jpg

 

1.該如何穿衣?

 

# 在室外活動時,記得要給嬰兒/小孩保暖。除了衣服、褲子外,別忘了給小孩四肢跟頭部保暖:穿上鞋鞋、襪襪、帽帽唷!真的很冷需要穿2雙襪子時,記得穿大一點的鞋子喔!(P.S.這點還真細微…)

 

# 數件薄的衣服,比單一件厚重的衣服,更保暖(洋蔥式穿法)

 

# 如果外套附繩子以用來綁緊的,可以的話記得拿掉,以免戶外活動時卡到樹枝之類的造成危險;可以選購有魔鬼氈用來束緊的外套

王杰凱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不可不知!!  最新疫苗資訊!!

~~新型日本腦炎疫苗~~

資料來源: 衛福部疾管署 & 台灣兒科醫學會

簡維新醫師2016.6.1整理

IMOJEV.jpg

一.什麼是日本腦炎?

  **日本腦炎是由日本腦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目前為第三類法定傳染病。

  **這種病毒會經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給人類。台灣主要的病媒蚊包括三斑家蚊與環紋家蚊。

        蚊子吸血.jpg

  **感染日本腦炎的患者大部分是沒有症狀的,少部分的病患會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等症狀。

  **嚴重者則會出現頭痛、高燒、痙攣、抽搐或昏迷等症狀。

  **導致神經性後遺症(包括語言障礙等)與精神性後遺症(以脾氣暴躁、性格不正常為主) 機率高達30-50%,病患死亡率3-30%。

 

二.如何預防日本腦炎?

  **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是預防日本腦炎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1968年,台灣開始全面接種日本腦炎鼠腦疫苗,為非活性疫苗,共需要接種4劑,此疫苗的副作用輕微且機率低。

  **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相對於新型疫苗,鼠腦疫苗接種後的不良反應較多、製造程序未標準化、需要接種較多劑次(此處是與只需要接種2劑的IMOJEV來比較),所以應該以其他新型疫苗取代鼠腦疫苗,目前使用的鼠腦疫苗已經停產。

    (參考 WHO. 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s: WHO position paper– February 2015. Wkly Epidemiol Rec 2015;90:69-88)

  **2017年5月下旬全國已經由新型日本腦炎疫苗取代。

 

文章標籤

王杰凱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流感疫苗介紹.jpg

提醒您: 請關閉左方的音樂播放功能,以有較佳的觀賞品質。(點選三角形一下即可關閉)


文章標籤

王杰凱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冒有二種.jpg

提醒您: 請關閉左方的音樂播放功能,以有較佳的觀賞品質。(點選三角形一下即可關閉)


文章標籤

王杰凱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要打疫苗.jpg

提醒您: 請關閉左方的音樂播放功能,以有較佳的觀賞品質。(點選三角形一下即可關閉)

 


文章標籤

王杰凱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2017年度流感疫苗

羅士軒醫師整理

2016flu  

    每年10月都是流感疫苗開打的季節,所以又要再把流感以及疫苗再替大家複習一下,減少大家對流感疫苗的誤解與恐懼。

    今年有非常大的不同。第一,我們過去3年全力推廣的4價流感疫苗,很不幸的今年沒得施打,因為歐美國家對於4價流感疫苗的需求度大,所以今年度台灣沒有分配到額度。第二,有鑑於去年度台灣流感大流行以及施打率的不足,因此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的補助對象放寬。(新增國中、高中職、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產後6個月內婦女50歲以上成人)

 

什麼是流感? 

先來說明一下流感跟感冒有甚麼不一樣。感冒是廣泛指數百種不同的病毒或細菌造成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包括比較常見的: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細胞融合性病毒、腺病毒等),而流感是單指流感病毒所引起的症狀。流感病毒可分為A、B、C型,A型與B型可以引起大規模的季節性流行,C型則以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為表現,且一般不會造成流行。

流感與感冒    

 

流感病毒具有高突變性傳染力非常強,與其他呼吸道病毒相較,流感病毒能不斷引起人類族群感染與流行。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都可能會稍有不同,原施打疫苗對不同抗原型之病毒並不具免疫力,致保護效果減低,即使病毒未發生變異,疫苗成分相同,接種4-6個月後保護效果即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超過1年,因此建議每年均須接種1次,是全球一致性的作法。

由於流感與一般感冒不同,接種流感疫苗後還是有可能會得到一般感冒,因為流感疫苗無法預防其他病毒的感染。目前大部分的流感疫苗的病毒株僅包含目前最常流行之3種病毒型別,加以病毒易突變特性,故於接種流感疫苗後,萬一當年流行的疫苗株與疫苗不同,是有可能感染其他型別流感。

那為什麼還要一直打流感疫苗? 流感的嚴重性在於其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以及併發症嚴重,尤其是細菌性與病毒性肺炎。雖然大部分感染流感患者多屬輕症,約一周會痊癒,但少數患者(如:老年人、嬰幼童及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不全者)可能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因此預防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接種疫苗以及良好的衛生習慣

 

每年的流感疫苗有甚麼不同?

每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會召開會議,世界上的流感專家齊聚一堂,根據前一年度流行資料及各地所收集的病毒株,預測北半球下一季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進而決定該年度將使用的疫苗病毒株。

目前全面普及的流感疫苗是三價,包含有三種病毒株:A(H3N2)A(H1N1)一種B今年度(2016-2017)與去年(2015-2016)的流感疫苗成分有不同:

(2016-2017)

A/California/7/2009 (H1N1)pdm09-like virus;

A/Hong Kong/4801/2014 (H3N2)-like virus

王杰凱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

2015-2016年度流感疫苗與四價流感疫苗

羅士軒醫師整理

流感疫苗1  

 

又即將是流感疫苗開打的季節,因此再把流感以及疫苗介紹一下,減少大家對流感疫苗的誤解與恐懼。從去年度開始,流感疫苗接種最大的不同就是把孕婦納入公費流感施打的對象。另外還有就是新型四價流感疫苗持續的引進。

 

什麼是流感? 

先來說明一下流感跟感冒有甚麼不一樣。感冒是廣泛指數百種不同的病毒或細菌造成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包括比較常見的: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細胞融合性病毒、腺病毒等),而流感是單指流感病毒所引起的症狀。流感病毒可分為A、B、C型,A型與B型可以引起大規模的季節性流行,C型則以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為表現,且一般不會造成流行。

flu1  

   

    流感病毒具有高突變性傳染力非常強,與其他呼吸道病毒相較,流感病毒能不斷引起人類族群感染與流行。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都可能會稍有不同,原施打疫苗對不同抗原型之病毒並不具免疫力,致保護效果減低,即使病毒未發生變異,疫苗成分相同,接種4-6個月後保護效果即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超過1年,因此建議每年均須接種1次,是全球一致性的作法。

 由於流感與一般感冒不同,接種流感疫苗後還是有可能會得到一般感冒,因為流感疫苗無法預防其他病毒的感染。目前大部分的流感疫苗的病毒株僅包含目前最常流行之3種病毒型別,加以病毒易突變特性,故於接種流感疫苗後,萬一當年流行的疫苗株與疫苗不同,是有可能感染其他型別流感。

 那為什麼還要一直打流感疫苗? 流感的嚴重性在於其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以及併發症嚴重,尤其是細菌性與病毒性肺炎。雖然大部分感染流感患者多屬輕症,約一周會痊癒,但少數患者(如:老年人、嬰幼童及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不全者)可能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因此預防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接種疫苗以及良好的衛生習慣。

 

每年的流感疫苗有甚麼不同?

    每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會召開會議,世界上的流感專家齊聚一堂,根據前一年度流行資料及各地所收集的病毒株,預測北半球下一季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進而決定該年度將使用的疫苗病毒株。

    目前全面普及的流感疫苗是三價,包含有三種病毒株:A(H3N2)A(H1N1)和一種B,今年度(2015-2016)與去年(2014-2015)的流感疫苗成分有不同:

(2015-2016)

A/California/7/2009 (H1N1)pdm09-like virus;

A/Switzerland/9715293/2013 (H3N2)-like virus

王杰凱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蚊」之色變---登革熱簡介

                                                                                                     羅士軒醫師整理          

登革熱1

參考資料:

     衛生部疾病管制署網站 登革熱核心教材

     登革熱臨床症狀‧診斷與治療(第六版)

 

      2015年,登革熱又在南台灣風行,至九月初為止,全台灣已經突破六千例,對於長期生活在北台灣的我們,登革熱是一個很常聽到卻又很陌生的傳染病,因此整理一下相關資料讓大家有基本的認識。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是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這種病毒會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依不同的血清型可分為Ⅰ、Ⅱ、Ⅲ、Ⅳ四種型別,而每一型都具有感染致病的能力。如果患者感染到某一血清型的登革病毒,就會對那一型的病毒具有終身免疫,但是對於其他型別的登革熱病毒僅具有短暫的免疫力(通常約為2-9個月之間),所以之後還是有可能再感染到其他型別。例如以前曾得到過第Ⅰ型登革熱,雖不會再得到第Ⅰ型登革熱,但之後仍有可能還會得到第Ⅱ、Ⅲ、Ⅳ型等三型的登革熱,不但沒有免疫作用重複感染不同型別的登革熱病毒還可能導致較嚴重的臨床症狀,甚至可能發生較嚴重的登革出血熱。

 

      全球登革熱的好發地區,與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的分布有關,因此主要集中在熱帶、亞熱帶等地區的國家,但隨著全球化發展逐漸便利,各國之間相互流通及往返也趨於頻繁,自1980年代之後,登革熱也開始有向各國蔓延的趨勢,也逐漸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了。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像這樣有點熱、又有點溼的環境,正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所以如果稍微不注意,很容易就會成為登革熱流行的地區。

Global_DengueTransmission  

 

圖片來源:WHODisease distribution maps of Dengue

傳播方式

    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主要為埃及斑蚊白線斑蚊,這些蚊子的特徵都是身體是黑色的,腳上有白斑。其中埃及斑蚊的胸部兩側具有一對似七弦琴的縱線及中間一對黃色的縱線,分布於嘉義布袋以南各縣市(包括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臺東縣及澎湖縣),喜歡棲息於室內的人工容器,或是人為所造成積水的地方;白線斑蚊則是中胸楯板部位中間,有一條白色且明顯的縱紋,分布於全島平地及1500公尺以下之山區,並比較喜歡棲息於室外。一天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1-2小時及日落前的2-3小時,若此時到戶外活動請做好自我保護措施。

登革熱7   登革熱2    

 

圖片來源: 疾病管制署

潛伏期:

    典型登革熱的潛伏期約為3至8天(最長可達14天)。病人發病前1天至發病後5天的這段期間,稱為「可感染期」,或稱為「病毒血症期」,如果感染者在這個時期被斑蚊叮咬,那麼這隻斑蚊將感染登革病毒,病毒在蚊子體內經過8-12天的增殖,這隻斑蚊就具有終生傳染病毒的能力,當牠再叮咬其他人時,就會把體內的登革病毒傳染給另一個人。

王杰凱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關於”長牙"這件事

 羅士軒醫師整理

 牙齒,也是在健兒門診常常被問到的問題。有的會問,六個月開始長牙會不會太早;有的會問,快一歲了才開始長牙會不會太晚;甚至於連一歲時有8顆牙,爸媽還是覺得太慢。老實說以上這些情況通通是正常的。

    乳牙一共會有20顆,約略在6-7歲的時候會開始換恆齒,恆齒有32顆,大概到12歲左右會開始完全更換成恆齒。乳牙在小朋友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在牙床裡發育了,冒出來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一般來說寶寶大概在6個月開始到1歲1個月之間會開始冒出第一顆牙齒,所以只要是在這段期間開始長牙的小朋友,通通都是正常的。除非超過了1歲1個月連第一顆牙都還看出不出來,這個時候才考慮要找牙醫師檢查啦!爸爸媽媽們可以觀察周遭的親朋好友,長不出牙齒的有幾個?應該是非常罕見吧,所以不必再杞人憂天啦。不過真的是有一種長不出牙齒的疾病,叫做「先天性外胚層發育不良(Ectodermal Dysplasia)」,發生率最多約1/100000,是一群分類複雜且龐大的疾病之總稱,這類疾病的共同特徵為牙齒、頭髮、指甲、腺體等的發育異常。不過真的太少見了,我在林口長庚的期間也只遇過一個疑似的小朋友。

牙齒2   

103年新版兒童健康手冊

牙齒保健  

有的寶寶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有牙齒了,這種叫做出生牙(natal teeth),發生率約在1/2000-3000,除非有鬆動的情況,此時就要請牙醫師拔除以免掉進氣管造成呼吸阻礙,不然大部分都不需要特別處理。

 

還有一個也三不五時被問的問題,就是「缺鈣」。只要是牙齒還沒冒出來,或者是長比較少顆的,就會有爸爸媽媽說,某某鄰居或是某某藥局的藥師說是因為缺鈣的關係,所以需不需要補充鈣粉。老實講,都什麼年代了,現在小朋友只要正常的喝奶,均衡的攝取營養以及副食品的使用,除了先天新陳代謝有問題的小朋友,在台灣要找到缺鈣的應該是少之又少吧。在鄉下地方(尤其在對對岸比較落後的地區),常常會把許多疾病或者是奇奇怪怪的現象都推給「缺鈣」,也不知道是哪來的根據。過分的添加鈣質,反而造成小朋友腎臟的負擔,甚至增加結石的機會。與其道聽塗說或者是一些無良商人的天花亂墜,不如好好詢問專業的小兒科醫師。

 

另外一個要釐清的觀念就是,「長牙齒跟發燒是沒有關係的!」。不只老人家,甚至於很多年輕家長都還有這個錯誤的觀念。小朋友在長牙的時期,剛好也是媽媽給予的抗體開始消失的時候,簡單說,開始長牙的年紀正好就是小朋友抵抗力開始比較差,容易病毒感染的年紀了,所以長牙和發燒只是時間上的湊巧而已,兩者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勉強說,也許會因為長牙而造成牙齦口腔的不適,所以小寶寶比較會吃手或是把東西放入嘴裡,因此也把一些病毒帶入口腔,造成感染而發燒,但是發燒的罪魁禍首還是病毒而不是長牙!真正發燒的時候,還是要帶給小兒科醫師評估一下。

 

    總之,長牙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所以並不需要太操心,順其自然即可,除非到了1歲1個月連第1顆牙都還沒有。不管長得多或長得慢,只要會長出來就好了啦,牙齒的清潔反而更需要注意,以免過早的乳牙蛀牙而帶來後遺症。還有,別再把發燒的原罪推給長牙齒了。


王杰凱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1) 人氣()


文章標籤

王杰凱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玫瑰疹 (Roseola Infantum)   

                                                   羅士軒醫師整理 

hhv6_cg   玫瑰疹是一個好發於嬰幼兒的發燒出疹性疾病,由於會突然地高燒,常常會造成父母的驚慌。玫瑰疹主要是由第6型及第7型人類疱疹病毒 ( HHV-6 、HHV-7 )所感染,好發於6個月到2歲之間的幼兒。6個月以下的寶寶體內可能還有媽媽的抗體,所以較不容易發病。美國曾經有研究指出,約95%的小孩在2歲以前曾經感染過HHV-6,50%的小孩在3歲以前曾經感染過HHV-7,但是不一定都是以玫瑰疹來表現。

    玫瑰疹主要是藉由飛沬傳染,此類病毒在感染過後可能終身潛伏在體內,大部分的成年人在小時候就曾感染過。有些人受到感染後,病毒僅潛伏在身上,不會發病;有些人感染後則會發病。所以也有可能經由一些無症狀的大人傳染給小朋友。潛伏期大約5-15天,無明顯季節傾向,整年都可以發生,但以春、秋為多。

    在初期小朋友會先出現莫名的高燒,可能持續2-5天(平均約3天左右),溫度可高至攝氏39至40度。也許會伴隨發生一些不明顯的呼吸道症狀與腸胃道症狀,如輕微的咳嗽鼻水或稀糊便,玫瑰疹很少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小朋友在發燒時可能伴隨著哭鬧不安,但是食慾與精神活動力通常與一般差不多,並不會有太明顯落差。

    身體理學檢查大多只有喉嚨稍微發紅的表現,其他通常都是正常。在較小的幼兒甚至可能會有前囟門凸起的現象。有些小朋友在懸雍垂與舌顎交界處(uvulopalatoglassal junction)的黏膜可能會出現紅色小斑或出血點, 稱為永山斑(Nagayama spots)。

    在實驗室檢查方面,感染玫瑰疹的小朋友會有白血球減少的表現(主要淋巴球以及嗜中性球) ,也有可能伴隨著血小板下降。過去也有許多病例報告,在感染玫瑰疹的小朋友的尿液檢查可能會呈現無菌性膿尿。

    燒退以後,身上會出現分立性、玫瑰色紅斑丘疹(約2~3mm),通常於臉部與軀幹部先出現,四肢的疹子較少,大多不痛不癢,約2~3天內消退。疹子退去後無色素沉積或脫皮現象。

 123

    嬰幼兒玫瑰疹本身是一種良性的疾病,幾乎不會有什麼併發症與後遺症。基本上,以採取症狀治療為主,小朋友高燒時適當給予退燒即可,並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是有些病童在初期被驗出膿尿,有可能被當作泌尿道感染而投予抗生素治療。一旦燒退疹子出現或者尿液培養無細菌感染,即可停止抗生素使用。因為小朋友年齡較小、體溫上升很高、沒有明顯的症狀與徵候,常會使人擔心有敗血症或其他細菌感染症的可能性。但是這些病童在用藥燒退以後,精神與活力大多很好,食慾也不至於太差,有經驗的醫師常常可以根據這些特點,事先就猜出可能是嬰兒玫瑰疹。另一方面,燒退以後才出現疹子也是診斷的要點,其他感染症的疹子則幾乎都是在燒到最高點的時候出疹子,而且疹子出現候發燒才緩慢地改善。只有極少數的案例會出現熱性痙攣或腦炎的現象。  

在感染之後會有終身免疫力,但是第6型及第7型人類疱疹病毒並不會有交叉免疫力,所以在極少數可能會再受感染而出現兩次玫瑰疹。


王杰凱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H7N9禽流感

羅士軒醫師整理

參考資料: 疾管局 H7N9流感臨床診療指引(第二版)

疾管局 H7N9流感核心教材民眾版 

    H7N9禽流感對我們來說是陌生的一種流感, 也因為無知, 近日來的疫情爆發更容易造成恐慌. 但是也因為它是新興的傳染病,目前的了解還是很有限,只能就目前現有的資料來整理資料會隨時間有所更新與變動

何謂流感?

季節性流感(Seasonal influenza)

  在人類每年發生季節性流行的流感

  有效人傳人,有疫苗可供預防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主要在禽類間流行的流感,分為高病原性與低病原性
  偶然感染人類,主要為禽傳人,H5N1可能具備有限性人傳人的能力
  人類病例多在於禽類疫情發生處,且多有禽鳥接觸史

猪流感(Swine influenza)
 主要在猪隻間流行的流感
 通常很少經由人與人傳播,但2009年H1N1新型流感經過基因重組後,造成大流行

大流行流感(Pandemic influenza)
  如演化出新型流感病毒,人類無免疫力,且可人傳人,導致全球發生大流行,此疾病稱為「大流行流感」

 

王杰凱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