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H7N9禽流感
羅士軒醫師整理
參考資料: 疾管局 H7N9流感臨床診療指引(第二版)
疾管局 H7N9流感核心教材民眾版
H7N9禽流感對我們來說是陌生的一種流感, 也因為無知, 近日來的疫情爆發更容易造成恐慌. 但是也因為它是新興的傳染病,目前的了解還是很有限,只能就目前現有的資料來整理,資料會隨時間有所更新與變動。
何謂流感?
季節性流感(Seasonal influenza)
在人類每年發生季節性流行的流感
有效人傳人,有疫苗可供預防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主要在禽類間流行的流感,分為高病原性與低病原性
偶然感染人類,主要為禽傳人,H5N1可能具備有限性人傳人的能力
人類病例多在於禽類疫情發生處,且多有禽鳥接觸史
猪流感(Swine influenza)
主要在猪隻間流行的流感
通常很少經由人與人傳播,但2009年H1N1新型流感經過基因重組後,造成大流行
大流行流感(Pandemic influenza)
如演化出新型流感病毒,人類無免疫力,且可人傳人,導致全球發生大流行,此疾病稱為「大流行流感」
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鳥類的疾病,引起禽流感的流感病毒與人類的流感病毒很相似,但不容易感染人類。禽流感病毒感染可見於野生水鳥間,卻不常引起鳥兒生病或只有輕微症狀。部份禽流感病毒感染了家禽後,會造成大量家禽死亡,這類的病毒株我們將它稱為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
病毒簡介:
禽流感病毒屬正黏液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的 A 型流感病毒屬(Influenzavirus A)。A 型禽流感病毒顆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徑 80~120nm,有套膜。基因由 8 個單股 RNA 片段組成。依據其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H)和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為 16 個 H 亞型(H1~H16)和 9 個 N 亞型(N1~N9)。A 型禽流感病毒除感染禽類外,還可能感染人、豬、馬、雪貂和海洋哺乳動物。以往報告曾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亞型為 H5N1、H9N2、H7N7、H7N2、H7N3。近日造成中國大陸疫情之病原體為 H7N9禽流感病毒。該病毒為新型之基因重組病毒,基因定序結果顯示該病毒為 3 種不同禽流感病毒株之基因重組而成。
傳染途徑
一般來說,禽流感病毒會存在於受感染禽鳥的呼吸道飛沫顆粒及排泄物中,人類主要是透過吸入及接觸禽流感病毒顆粒或受汙染的物體與環境等途徑而感染。依現有人類H7N9病例之流行病學調結果顯示,七成病例曾近期接觸過禽鳥或動物;至於該病毒的確切傳染途徑,仍正在調查中,目前尚無持續性人傳的人的現象,但不排除有局限性人傳人的情形。
潛伏期
H7N9 流感的潛伏期,依現有人類病例之流行病學研究結果,推估可長達10日(中位數為6日) 。
可傳染期
目前尚無足夠證據推論 H7N9 流感的可傳染期。以季節性流感而言,即發病前1天至發病後 7 天,然而兒童特別是幼童,其可傳染期可能更長。未來將依最新研究結果隨時更新。
臨床表現
根據現有中國大陸所公布 H7N9 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調查結果[Gao, et al., N EnglJ Med 2013 Apr 11],患者一般表現為類流感症狀,如發燒、咳嗽,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畏寒和全身倦怠。重症患者病情發展迅速,多在 5-7 天出現嚴重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 39℃以上,呼吸困難,可伴隨咳血;可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敗血性休克,甚至多重器官功能障礙,部分患者可出現縱隔腔氣腫(mediastinal emphysema)、肋膜積液等。血液常規檢查顯示,白細胞總數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細胞總數及淋巴細胞減少,也可合併血小板低下現象。重症患者常規生化檢查可出現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C 反應蛋白(C-reactiveprotein)或肌球蛋白(Myoglobulin)升高現象。併發肺炎個案之胸部影像學表現呈片狀影像,重症患者病程進展迅速,呈雙肺多發性毛玻璃狀(ground glass opacity)及肺實質化(consolidation)影像,可合併少量肋膜積液。
併發症
目前中國大陸確定 H7N9 流感病毒感染病例所出現的併發症包括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橫紋肌溶解症、腦病變、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敗血症等。
併發症之高危險族群
迄今尚無足夠資訊來定義 H7N9 流感病毒感染病例易出現合併症之高危險族群,而就目前有限的臨床資料顯示近五成的H7N9流感病例為65歲(含)以上患者,至少六成以上病例有潛在性疾病。建議可將季節性流感倂發症的危險年齡層與高危險族群,視為一旦感染H7N9流感病毒後較可能出現倂發症的高危險族群,於病程中提供更密切的觀察與所需的醫療處置。季節性流感倂發症的高危險族群包括:
5 歲以下的兒童;
65 歲或以上的老人;
長期服用阿斯匹靈的兒童和青少年(18 歲或以下),以及感染流感病毒後可能併發雷氏症候群(Reye syndrome)的高危險族群;
孕婦;
有慢性肺、心血管、肝、腎、血液、神經、肌肉、或代謝疾病的成人和兒童(包括氣喘、鐮刀型貧血症、糖尿病,但高血壓除外);
免疫抑制(包括因藥物或愛滋病毒感染造成的免疫抑制)的成人和兒童;
護理之家和其他慢性照護機構住民
個人之預防方法
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注意飲食均衡、適當運動及休息,維護身體健康
用肥皂勤洗手,不亂摸口鼻及眼睛
肉品及蛋類必須完全煮熟再食用
料理生鮮禽畜肉品及蛋類後立即洗手,刀具、砧板也要徹底清洗後才能再度使用
不要購買或飼養來源不明或走私的禽鳥
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若不慎接觸,應馬上以肥皂徹底清潔雙手
非必要或無防護下,避免到生禽宰殺處所及養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