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一個可愛的小嬰兒,是個甜蜜而沈重的負擔。要餵母奶還是配方奶?副食品什麼時侯要吃?尿布的選擇?環境的布置要如何?每一樣都讓父母傷透了腦。而嬰兒的動作、語言發展是否正常,一直是父母跟小兒科醫師所關心的議題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官方權威雜誌『Pediatrics』在去年2016年6月發表了一篇論文,這篇論文找了599個小孩,分別得知他們在4、8、12、18、24個月時的"粗動作"發展(包括6個項目,獨立坐、爬、扶著站、獨立站、扶著走、獨立走)情況,並且在小孩滿四歲時測驗他們的全方位的發展情況(包括動作、適應、人際關係、語言、認知)
統計發現,在『扶著站』這個項目比較早的小孩,不但不會有肢體動作上的問題,在4歲時在各方面(動作、適應、人際關係、語言、認知)都有較高的測驗分數,簡單的說就是比較『聰明』、『頭好壯壯』
這就完全推翻老一輩的人『小孩太早站不好』的講法了。隨便搜尋關鍵字都可以找到這個誤傳,不管是說太早站不好或是會O型腿的說法都有, 像以下的連結:
只要小孩是自發性地自已要站的,不是大人給他拉著、撐著、用學步車來硬逼他走路,早一點站並不會以後O型腿或者比較不好,一些少數的個案也是本身骨頭發育就有問題,跟早不早點站、走路根本沒有關係。例如
雖然這篇論文的結論非常有趣,但是在醫學界最高權威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就有提到不用過度解讀這篇論文帶來的結論,也就是不用太認為小孩子早點會站,就是比較聰明。畢竟這篇文章所問到小孩在4、8、12、18、24個月時的"粗動作"發展,是靠問媽媽的記憶來得知的,而媽媽有時可能會記錯。而在6個粗動作發展,也只有"扶著站"會造成4歲時測驗的分數比較高,其它的5項並沒有造成四歲時測驗分數的差別。不過這篇論文提醒我們的是,嬰兒的粗動作發展的快慢,也許跟以後的不只動作方面,連認知、學習方面,都有關係
以前的醫學是講究"經驗"、"學理",一些長輩、權威人士的經驗、說法,往往變成金科玉律。但是在現今的醫學下,是講究"證據"的, 也就是口說無憑,學理上因為A所以B也不算數,你就要真的找幾個人來統計、觀察看看才知道
就像阿公阿嬤說小孩太早站不好。學理上也好像太小的嬰兒,骨頭發育還沒完全,如果太早站的話,好像可能會影響以後的骨頭發育成長。但是證據就像這篇論文一樣,真的找來599個小孩,實際調查他們站的時間,然後用客觀的工具測驗他們未來的發展如何。學理上合理的,往往證據醫學上是相反的答案。而且一篇不夠,要好幾篇設計嚴謹的論文,都支持某一個觀點,才能變成結論。一堆再資深、權威的專家講的話,都比不上一個無名小卒所設計嚴謹的研究,來的有說服力
別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說法了!與其聽長輩鄰居親友的話,不如聽聽小兒科醫師引經據典說的話。以前老一輩的人都想要自已的孩子當醫生(現在真的賣冰咖贏醫生了),結果自已生大病時不聽醫生的話,卻去問隔壁不識字的阿桑還有乩童,這樣不是很矛盾嗎?
關於嬰兒學步,可以參考我們長庚優秀又帥的學長,葉勝雄醫師的文章: 如何幫助寳寳順利學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