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疫苗

資料整理:羅士軒醫師

子宮頸癌的威脅

子宮頸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前十名的癌症,而人類乳突病毒(HPV)是引起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這些病毒可分為高危險型(致癌型)和低危險型,在台灣常見的高危險型包括16、18、58、33、52、39等,而六到七成的子宮頸癌與感染16或18型有關。低危險型常見的是6和11型,大約九成的生殖道尖形濕疣與其有關。感染了HPV之後多數人都不會有明顯症狀,有些人過一段時間後感染會消失。子宮頸癌是因為感染到致癌型人類乳突病毒,導致子宮頸細胞不正常增生,持續感染將導致子宮頸癌的發生。

 

HPV感染方式

一般是性接觸引起感染。但因為HPV相當普遍,可能在任何情況下感染,因此並非性生活氾濫才會得到菜花。最近的醫學文獻報導,甚至在廁所門把、水龍頭開關等處,都能發現HPV存在。女性一生中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的機會為50%~70%。大部份的女性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後只會出現暫時性的感染,15到25歲的女性感染HPV後,約有70%可在一年內藉本身的免疫系統清除體內的病毒,二年內則有90%右左。但是約有十分之一的女性會成為持續性感染者,這些女性正是罹患子宮頸癌的高危險群,其中的一成會形成癌前病變,部份並可能在十至十五年後進展至侵襲性子宮頸癌。

 

因為目前尚無HPV感染的治療方式,只能針對引起的病變給予治療。

抹片檢查是一種能早期發現子宮頸是否有病變,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方法,但其實並無法預防疾病本身的發生。

 

預防疫苗~子宮頸癌疫苗

目前已經有疫苗可以用來預防致癌型16、18型人類乳突瘤病毒(HPV)感染,因為這兩型人類乳突瘤病毒是造成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大約70%的子宮頸癌都和這兩種病毒有關(其他常見HPV的炎型別還包括31、33、45、52、58約佔20%左右)。所以這個疫苗也叫做子宮頸癌疫苗。愈年輕接種人類乳突瘤病毒疫苗抗體產生效果愈好,尤其是還沒有性行為的少女。在未受感染HPV前就施打疫苗,能形成良好的保護力,對於癌症預防非常有幫助。國內相關學會建議年滿11~12歲以後可以施打疫苗(有兩種廠牌疫苗)。

 

抹片檢查不可少

因為疫苗不是百分百的防護,因此抹片檢查仍是不可少,建議超過30歲或有性行為的女性應每年做一次抹片檢查。疫苗加上抹片,就能夠加倍保障避免子宮頸癌的威脅。

 

 

疫苗種類

HPV疫苗比較      

  

不適合施打者:

*已懷孕或計劃懷孕者,若施打疫苗後懷孕的婦女,亦不需終止懷孕,而是暫時停止施打疫苗,待生產後再繼續接種完。

*發燒或中重度急性疾病病患

*正接受治療病患應待治療結束後再考慮是否施打

*對疫苗曾有過敏反應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杰凱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